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中心是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数据中心由总中心、学科中心、所级中心三类组成,负责科学数据的收集、汇交、存储、管理、集成、挖掘、分析、共享和应用推广。
其中,总中心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负责建设的,主要保障全院科学数据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容灾备份,研究科学数据相关的通用技术,制定科学数据相关的通用标准规范,建设运行全院科学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学数据交叉融合应用。
而学科中心则是负责汇交、整编、集成本学科领域的科学数据,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建设相关数据资源体系,构建数据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提供多元数据服务,建立数据挖掘分析与学科应用平台,促进本学科领域科学数据的深度应用。
所级中心则是对本法人单位科研项目数据、论文关联数据等进行汇交、整编与质量控制,定期将数据备份至学科中心或总中心。如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级数据中心。
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建设,共建单位包括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这个中心负责青藏高原科学数据的收集/汇交、存储、管理、集成、挖掘、分析、共享和应用推广,是我国唯一针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科学数据门类最全、最权威的数据中心。
而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级数据中心则是依靠遗传所在生物组学上的研究成果和数据搭建起的一个集数据的收集、存储、展示、共享为一体的大数据平台。这个项目在2020年8月正式获批,是基于已有的MBKbase(科学数据)平台进行的改进,增加了数据的样本类型(即物种数)以及实验的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存储共享。
这些中心的存在旨在促进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支持科研工作的深入进行,以及推动科学的发展。